01月15, 2021

webpack组织模块的原理 - external模块

webpack组织模块的原理 - external模块

这篇文章讨论Webpack打包library时经常需要用到的一个选项external,它用于避免将一些很通用的模块打包进你发布的library里,而是选择把它们声明成external的模块,在你的library被上层使用后,在最后阶段由Webpack统一把这个external的依赖模块打包进来。

external选项一般都是用在打包library上面,如果不是library而是一个最终的app的发布JS文件,那external也没有什么意义。关于Webpack打包library的分析和一些选项的作用,我在前一篇文章做了讨论。

external选项

我们仍然使用前一篇文章的例子,定义一个库util.js:

  • import $ from 'jquery'
  • function hideImages() {
  • $('img').hide();
  • }
  • export default {
  • "hideImages": hideImages
  • }
routeros

我们使用Webpack打包发布这个库:

  • // 入口文件
  • entry: {
  • util: './util.js',
  • }
  • // 输出文件
  • output: {
  • path: './dist',
  • filename: '[name].dist.js'
  • library: 'util',
  • libraryTarget: commonjs2,
  • targetExport: 'default'
  • }
less

这样打包出来的util.dist.js文件会把jquery的代码完整地注入进去,因为你的源代码使用到了它。但是这往往并不是我们希望的,因为jquery是很通用的模块,在一个app中,很可能其它的库也会用到它,最顶层的入口文件app也可能用到它,如果每一个库模块的发布版本都将jquery原封不动地打包进了自己的bundle,最后拼到一起,在最终的app发布代码里就会有很多份jquery的复制,当然这可能并不会影响它的正常功能,但是会占据很大的代码体积。

所以通常情况下当你的库需要依赖到例如jquery,bootstrap这样的通用JS模块时,我们可以不将它打包进bundle,而是在Webpack的配置中声明external:

  • externals: {
  • jquery: {
  • root: 'jquery',
  • commonjs: 'jquery',
  • commonjs2: 'jquery',
  • amd: 'jquery',
  • },
  • },
less

这就是在告诉Webpack:请不要将这个模块注入编译后的JS文件里,对于我源代码里出现的任何import/require这个模块的语句,请将它保留。

我们可以看一下编译后的bundle文件的结构:

  • module.exports = (function(modules) {
  • var installedModules = {};
  • function webpack_require(moduleId) {
  • // ...
  • }
  • return webpack_require('./util.js');
  • }) ({
  • './util.js': generated_util,
  • // '/path/to/jquery.js': generated_jquery 原本有这一行,现在被删去。
  • });
javascript

可以看到jquery模块没有被打包进bundle文件,而对于util,它的生成代码即generated_util函数中关于import jquery相关的语句也被保留了原意:

  • function generated_util(module, exports, webpack_require) {
  • var $ = require('jquery');
  • // util的其它源代码
  • // ...
  • }
javascript

当然也并非完全没有修改,例如将import的改回了传统的require关键词,因为我们这里用的是CommonJS风格的打包方式。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,关键是它保留了require这个关键词,而没有使用webpack_require将jquery真的引入进来。这就是说,当前的这个JS文件的模块管理系统中是没有jquery的,它是一个external的模块,需要在这个JS文件被其它人引用并且在上层编译时,jquery才可能被真的引入进来,到那个时候这里的require关键词才会被替换为webpack_require。

对于external的依赖模块,通常你可以这样做,例如你使用npm发布你的库,你可以将jquery在package.json文件中添加到dependencies,这样别人npm install你发布的库时,jquery也会被自动下载到node_modules供别人打包使用。

umd格式下的打包

如果我们使用umd格式打包,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环境中,external模块是如何发挥作用的:

  • (function webpackUniversalModuleDefinition(root, factory) {
  • if(typeof exports === 'object' && typeof module === 'object') // commonjs2
  • module.exports = factory(require('jquery'));
  • else if(typeof define === 'function' && define.amd)
  • define("util", ['jquery'], factory); // amd
  • else if(typeof exports === 'object')
  • exports["util"] = factory(require('jquery')); // commonjs
  • else
  • root["util"] = factory(root['jquery']); // var
  • }) (window, function(__webpack_external_module_jquery__) {
  • return (function(modules) {
  • var installedModules = {};
  • function webpack_require(moduleId) {
  • // ...
  • }
  • return webpack_require('./util.js');
  • }) ({
  • './util.js': generated_util,
  • });
  • }
scheme

而generated_util也相应地增加一个参数webpack_external_module_jquery

  • function generated_util(module, exports, webpack_require,
  • __webpack_external_module_jquery__) {
  • var $ = __webpack_external_module_jquery__;
  • // util的其它源代码
  • // ...
  • }
actionscript

这样的写法似乎结构和上面的CommonJS的编译版本不太一样,但实际上本质是一样的。因为现在umd要照顾到不同的运行环境,所以它把require('jquery')提前了,作为factory的参数传入。对于每种运行环境,各有各的做法:

  • CommonJS:保留require('jquery')语句。
  • AMD:在define中将jquery定义为依赖模块。
  • Var:从全局域中取出jquery变量,这需要jquery在该模块之前就已经被加载。

然后不管是哪种情况,它们都将载入后的jquery模块作为参数传入factory函数,这样就能正确加载util模块了。

以上涉及到Webpack生成代码的部分可能有点绕,需要你比较了解Webpack打包模块的机制和原理,关于这部分我在这篇文章里做了详细讨论。

总结

以上就是关于Webpack的external选项的使用,并且从编译后的JS代码分析了它到底是如何起作用的。我想阅读Webpack相关的生成代码还是很重要的,这样才算是真正地理解了external的机制,在碰到一些坑时才能知道怎么去debug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587v5.com/post/webpack-config.html

Comments